車尾實時同步顯示紅綠燈倒計時信息的公交車(新華網 馬天龍 攝)
雖然被前方公交車遮擋了視線,但車主馬先生還是在紅燈亮起后準確踩下了剎車,避免了一次闖紅燈的違法行為。
這一幕發生在重慶兩江新區的一處十字路口,避免馬先生闖紅燈的原因,是前方公交車車尾實時同步顯示了紅綠燈倒計時信息。
近日,部分網友將自己拍攝的重慶公交車尾裝“紅綠燈”的畫面上傳至短視頻平臺,隨即引起眾多網友留言點贊。部分網友表示:好多次跟著大車過紅綠燈,都因為視線遮擋闖了紅燈,重慶這種暖心舉動應全國推廣。
892次公交車行駛線路主要集中在龍盛新城,也是加裝了車尾顯示“紅綠燈”的線路之一。在駛過永和路公交站后,車尾隨即亮起了前方交通信號燈桿上的倒計時信息,并且通過箭頭指示的不同方向,都有相應的倒計時秒數,和車輛所在路口的紅綠燈同步。
據了解,兩江新區已有近20條公交線路、100余輛公交車上可實現上述功能,主要集中在兩江協同創新區、魚復等區域。
公交車尾顯示紅綠燈倒計時是如何實現的呢?兩江協同創新區企業——希迪智駕重慶新驅動公司副總經理岳紅舉表示,通過對沿途交通設施和相關線路車輛進行智能網聯改造,交通信號燈的信息就能快速通過V2X直連通信技術傳遞給公交車上的車載通訊單元,隨即在車輛尾部顯示。
“公交車尾顯示紅綠燈倒計時只是車路協同技術的一個應用?!?岳紅舉表示,目前還能通過識別公交車調整交通信號燈,實現不需要物理的公交優先道仍能確保公交優先通行的智慧交通場景。
據了解,重慶兩江新區經過車路協同改造后公交車紅綠燈顯示信息誤差已縮小至1秒鐘以內,幾乎與實際同步。
近年來,兩江協同創新區對總里程約55公里的道路進行了智能化升級,實現了主動式公交優先通行、L2+I4高級別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游船等三大類32小類車聯網場景,涉及自動駕駛公交、智能網聯微循環小巴、自動駕駛清掃車、數字公交等共計12類車輛。
重慶(兩江新區)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是西部第1個、全國第4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項目結合重慶汽車產業基礎和山城復雜道路交通特征,構建豐富實用的車聯網應用場景。目前,立項項目涉及區域580平方公里,已建成近百公里城市示范道路、產業園區示范道路,實現了信號燈綠波通行、行人過街檢測、道路拋灑提醒等30余種車聯網應用。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