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電(劉越)百年公交風雨路,歷久彌新向未來。5月23日,紀錄電影《一路幸福》首映禮在北京舉行。該電影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與北京巴士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一路幸福》主創團隊參加首映儀式。
北京公交的百年發展史
運營線路從1條到1700多條,車輛規模從10輛到2.3萬輛,服務乘客從10萬人次到49億人次……晝夜穿梭、往來不息的北京公交串聯起普通人的尋常生活,也聯通著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一路幸福》以北京公交百年來的發展壯大為主線,講述堅守在平凡崗位上的公交人不懈奮斗、不斷進取,無私奉獻、為民服務的初心故事,以及一代代北京人與公交難以割舍的深厚情緣。
北京公交與這座城市一路相伴,共同成長。滾動向前的車輪見證著中國人民百年的奮斗史、首都百年建設史以及幾代北京人的生活記憶。首映禮現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副總經理朱勤效在致辭中表示,公交車承載著時代的變遷,也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路幸福》詮釋了一代代公交人“一心為乘客,服務最光榮”的使命擔當。北京巴士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閆哲則在致辭中表示,該片既是回溯歷史,更是北京公交人對未來的展望。
而在電影總導演李誼看來,《一路幸福》既是一部北京公交的跨越式發展史,更是一部濃縮的家國變遷史:“這其實是講述北京公交百年歷程的一部影片,它對于我們來說是一段跨越百年的歷史。”
因此在創作之初,主創團隊就力圖跳出常規套路,用電影語言和鏡頭敘事將故事性、藝術性和紀實性融為一體。通過刻畫1921年到2023年的北京公交百年變化,折射出時代的波瀾壯闊,體現人、車、城市、國家經歷的滄桑巨變。
《一路幸福》傳遞“一路幸福”
現場觀眾中,有熱衷于研究北京各時期公交車的愛好者,有全家同為公交人的“父子兵”,他們親歷著北京公交的一路發展,也參與和見證著北京這座城市的“一路幸福”。放映結束后,現場觀眾表示,看似尋常最奇崛,影片中真實的力量潤物無聲、沁人心田,展現的故事和捕捉的細節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身上,這也是每個人“一路幸福”的故事。
影片主人公之一、全國勞動模范、北京公交集團1路駕駛員常洪霞分享了自己的體會。她認為,《一路幸福》展現了一代代公交人踐行使命的精神風貌,希望更多人走進影院,感受大國首都新時代公交“一路幸福”的美好未來。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單萬里在觀影后表示,《一路幸福》以平凡人物與事件記錄了北京公交的百年變遷,通過公交車窗外風景的變化,見證了北京城市的百年歷史。
“‘一路幸福’承載了多重含義。有了夜班車和遠郊區縣的車,有了駐班司機的奉獻,讓大家出門都有車可乘。而且公交車的車型、技術也在不斷更新迭代,所以大家現在坐公交車越來越舒適,越來越幸福。”談及“一路幸福”的內涵,李誼說:“我們在制作過程中發現,他們以公交人這個身份而自豪。在他們看來,公交車既是首都北京的窗口,又是一個服務乘客的載體。這部片子把公交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同時呈現了出來。”
“我們希望這部影片能在市民、乘客和公交之間架設起一座彼此溝通理解的橋梁,通過這路橋梁把‘一路幸福’的這種獲得感和幸福感繼續傳遞。這是我們創作這部片子的初衷。”
據悉,該電影將于5月29日全國同步上映。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