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政府正式發布《關于2022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蘇州金龍“新能源商用車用高性能動力系統及智能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商用車智能線控制動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分獲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三等獎。
江蘇省科學技術獎由省人民政府設立,旨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主要獎勵在技術發明、技術開發、重大工程建設、科學技術成果推廣轉化、高新技術產業化、社會公益等方面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科技項目,評審嚴格,競爭激烈,獎項含金量高。
為助力國家“雙碳目標”達成,優化提升車輛能量效率和確保安全可靠的運行是國內外的迫切需要。蘇州金龍從公司成立初期就開始對新能源研發謀篇布局,做足技術積累,先后開發出純電動客車、氫燃料電池動力客車、混合動力客車、氫燃料卡車等,已形成4-18米全系列新能源客車產品。在新能源技術領域,蘇州金龍項目團隊歷經 10 多年產學研用深度合作,攻克了新能源商用車高性能動力系統創新設計、自適應最優化智能能量控制、電池壽命安全智能管理和動模測試、整車綜合節能及新方法制造等共性關鍵技術,研制了成套核心基礎部件,完成了整車應用開發,并實現了產業化規模應用。此次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的“新能源商用車用高性能動力系統及智能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了授權發明專利42件、其他知識產權30項,項目研制的核心部件及新能源客車系列產品已在全國31個省、直轄市大規模應用,并幫助我國客車業擺脫了對國外混動系統的依賴,使其占有率從70%降至不足20%。該項目發明的串并聯混動系統構型也在國際上成為混動系統設計新標桿,累計取得直接經濟效益 260 多億元,近二年直接新增銷售額 58.3 億元、利潤 5.2 億元,對新能源商用車行業技術進步,產生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和貢獻。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是近年來汽車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而智能線控制動也是商用車底盤智能化的核心。盡管我國商用車市場規模巨大,但在智能線控制動領域的技術水平與歐美卻存在較大差距,亟需推進智能線控制動技術發展,打破國外技術和產品壟斷。蘇州金龍研發團隊自2008年開始在“商用車智能線控制動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上持續發力,先后構建了商用車線控制動系統全新架構,設計建立了高精度線控制動智能控制方法,實現了線控制動系統的集成控制與應用。在該項目中,商用車線控行/駐車集成的陡坡道停駐和起步的危險干預處理技術及公交車碰撞減緩控制技術(CMS)已在商用車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創新是蘇州金龍海格汽車茁壯成長的源動力,也是蘇州金龍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科技日新月異,蘇州金龍創新永不止步。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