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氫能展據國家能源局官網3月22日消息,國家能源局印發《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其中提出要編制加快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有序推進氫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穩步開展氫能試點示范,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拓展氫能應用場景。
國際氫能展據香橙會研究院點評:國家能源局的官宣,率先回應了市場的關切。早在去年12月初,就有市場人士跟香橙會溝通,國家是不是在制定氫能產業相關政策,然后今年1月、2月、3月交流此話題的行業人士特別是投資市場人士越來越多。
只是尚不知編制加快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是國家能源局一家,還是其他部委也在編制類似政策。我們相信大概率不只是國家能源局一家——誠如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環境中心主任熊華文所在3月23日的“2024年綠氫產業創新大會”上所說的那樣:氫能產業國家層面務實具體的支持政策正快速擴容升級。
經過近段時間的世事紛擾,氫能已經上升到國家能源安全層面,逐漸站到重要位置,已非吳下阿蒙,這一點行業人士一點要有數,要有信心。
具體到國家能源局官宣,一共5句話。首先政策名稱——“加快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至少信息有三:一是“加快推動”,這點跟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精神一致,亮點在“加快”兩字。氫能產業發展,從2024年要加快發展,提速了。二是,高質量發展。三是相關政策,說明不只是一政策。
后面的4句話,是對氫能產業相關政策內容的一個概括,分別是四部分內容:
一、有序推進氫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并列,說明現階段——加速發展階段,氫能產業既重視技術創新也重視產業發展。對行業企業來說,不能只是重研發,也要重視開拓市場了。
二、穩步開展氫能試點示范。目前的氫能試點示范,大家看到最多的是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示范,接下來的氫能高速公路示范等,這些示范要“穩步開展”,就意味著氫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示范,不會國家補貼遲遲撥付不了,也不會虎頭蛇尾完成不了。在此要特別指出來的是,現在的氫能試點示范,不只是上面提到的兩個試點示范,氫能在很多領域也在試點示范,在工業、交通、電力、建筑等領域都在開展試點示范,或者將開展試點示范。
三、第三句,特別點名“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這是整個氫能產業發展的靈魂。可再生能源制氫,是我國的增量能源,是新能源,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能源革命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未來將是電能與氫能的互補融合。因此氫能的地位,應該放到跟電能的發明應用等量齊觀的重要位置,所謂的”極為重要“,就是這個意思。
四、第四句,拓展氫能應用場景。電能的應用場景已經很清晰,氫能的應用場景有哪些,肯定是不止交通這么一點,也不止是陸上交通跟鋰電池爭奪乘用車這么一點,而是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工業、交通、電力、建筑等領域的大產業。未來的能源格局,將是能用電的地方用電,不能用電的地方用氫,所謂的”宜電則電,宜氫則氫“。氫能將是一個大產業,不僅是作為能源,還將作為工業原料,逐漸用綠氫替代掉灰氫,當然這依賴于綠氫價格下降直至平價。不少機構預測,我國氫氣需求在2060年將達到1萬億噸以上,是一個是十萬億級的大產業。
這樣的一個龐大產業,將有望從2024年加快發展。今年國家已經定調,是氫能產業發展加速的第一年,是一個分水嶺性的年份,可預期后續氫能相關政策將會陸續制定發布。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展位預定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