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日起,楊高公交將開啟“全負荷運能模式”,最大程度釋放線路運力運量,預計增加配車數(shù)87輛,增開班次數(shù)900余個,運能環(huán)比上升10-15%。
在浦東大道金橋路站點,楊高公交金橋分公司行管員們正頭頂烈日對途徑的公交車輛逐一進行客流監(jiān)測、路口測速,細心叮囑駕駛員在途經學校以及人流、車流較密集的路段務必控制好車速,做到減速慢行,文明禮讓。
而在此前,楊高公交金橋分公司已經啟動了運營公交線路調整計劃。8月20日,313路首末站已調整到陸家嘴地鐵站,與地鐵軌交2、14號線無縫銜接,進一步完善了浦東大道公交客運走廊功能,配套81路同步優(yōu)化了首末班車時間。同時,自9月1日起,金橋分公司還將進一步優(yōu)化調整85路、455路、774路、799路、971路、640路等線路的運能和時刻表,預計在人員密集重點區(qū)域、重點線路上增加160個班次,通過更靈活地方式調配運力,降低高峰時段車輛乘客擁擠度。
同時,公司還將繼續(xù)嚴把防疫關口,不折不扣落實好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舉措,做好車輛、場站消毒通風,加強對乘車掃碼的宣傳和引導,不斷強化大型樞紐站的現(xiàn)場管理力度。為了防止 “秋老虎”突然發(fā)威,公司在途經學校的公交車內配備了清涼油、飲用水、口罩等防暑降溫利器,嚴格按照每周二次的消殺頻率對車輛空調、新風系統(tǒng)管路和設施設備進行清潔消毒,在營運過程中始終保持車廂內溫度適宜,為廣大師生和學子提供清涼舒爽、安全衛(wèi)生的乘車環(huán)境。
為了保障所有車輛能全陣容齊上陣,公司修理車間也于8月20日起對營運車輛開展專項檢查,重點檢查車輛的制動、傳動、轉向、火警以及輪胎等,加強對新能源車型的高壓線纜及插件、高壓電池組、電機及控制器、整車絕緣狀況的檢查,嚴禁車輛“帶病“上路,確保各項功能有效、安全可靠。
下一步,公司進一步關注途進全市各大中小學校的重點線路,持續(xù)開展全天候現(xiàn)場監(jiān)測,進一步優(yōu)化調整班車頻次,縮短發(fā)車間隔,確保廣大乘客的出行安全、平穩(wěn)。
根據(jù)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shù)據(jù)同樣不容樂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shù)據(jù),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fā)。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