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起步區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內,一臺白色為底、紅綠色相間的氫能大巴正停靠在樓前。
據悉,車輛停放的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是國家電投集團在國內布局的五大氫能產業基地之一、四大燃料電池產業基地之一,也是面向華北和中原地區、輻射黃河流域、京津冀及環渤海經濟圈的產業基地。目前,該基地已累計投資3.8億元,資產規模達到4.6億元,完成過渡廠區及生產線、研發創新中心建設,崔寨產業園也在加快推進建設。
作為區域氫能產業的“鏈主”企業,國家電投濟南綠動氫能目前已完成年產能各1000臺套的水冷發電燃料電池、空冷燃料電池及水冷車用系統三條生產線建設投產,該生產線項目被評為世界先進制造業“先進制造十大領航項目”。
濟南綠動執行董事、總經理陳穎介紹,公司正面向包括濟南起步區在內的山東區域布局若干示范應用場景,單是自己的氫能產業園將會建成屋頂光伏發電、甲類廠房氫發電-儲能-自用示范、樓宇氫供能、園區數據中心氫備電等氫能科技示范項目,打造氫能低碳智慧園區。同時,公司還承擔科技部多項重點研發項目,結合起步區新建社區、園區等項目,率先開展“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氫熱電聯供試點工作。
濟南綠動綜合管理部高級經理汪敏提到,“山東下發了對氫能車輛暫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費的通知,自2024年3月1日起,對行駛山東省高速公路安裝ETC套裝設備的氫能車輛暫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費。”“像我們的氫能班車往返于園區和濟南西站,每天都要行駛里程100多公里,高速費大約120元,免費后每年能節省約16000元。”山東氫動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培福介紹。
山東推出的氫能汽車高速免費通行政策,也讓陳穎對氫能產業的發展更加信心滿滿。“目前氫能產業已經到了爆發的前夜,免費政策出臺后,不僅可降低氫能車輛運營成本,調動實際用戶使用車輛積極性。同時,該政策的發布也將極大促進氫能應用由單點城市內運行向跨區域發展。隨著產業規模擴大和技術迭代升級,近年來,氫能裝備價格已降低了很多。以燃料電池為例,從2020年到2024年售價降低了70%以上。相信再經過一段時間培育,氫能車輛就能與燃油車經濟性持平,在交通市場競爭中贏得青睞。”
氫能,是國務院明確的前沿新興產業,以濟南綠動為龍頭,以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為載體,濟南起步區將打造氫能應用示范區,推動氫能在公共交通、市政環衛、物流運輸、數據中心供電、氫進萬家、工業用氫等各領域規模應用,加快氫能產業集聚,聚力打造“中國氫谷”,通過布局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搶占未來發展高地。
氫能大巴,氫能產業,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展位預定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