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客車展獲悉,9月22日訊日前,江西江鈴汽車集團改裝車股份有限公司、北汽泰普越野車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英德利汽車有限公司、高碑店市龍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北電科林電子有限公司、南京艾倫特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江蘇焜馳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昆山專用汽車制造廠有限公司、河南新飛專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卡爾森汽車有限公司、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珠海鵬宇汽車有限公司、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汽車改裝有限公司、廣東來納特種車輛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星馳汽車有限公司、常熟華東汽車有限公司、寧波凱福萊特種汽車有限公司、上海雅升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智銳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自2023年12月15日起,分別召回26輛紅都牌車輛、100輛北京牌車輛、78輛拓銳斯特牌車輛、231輛眾驕牌車輛、59輛新橋牌車輛、6輛艾倫特牌車輛、188輛星影牌車輛、115輛魁士牌車輛、39輛新飛牌車輛、210輛卡升牌車輛、18輛金龍牌車輛、152輛宇舟牌車輛、132輛宇通牌車輛、217輛上喆/浩達/邁莎銳牌車輛、33輛來納牌車輛、363輛鉑馳牌及維努斯牌車輛、81輛華東牌車輛、74輛凱福萊牌車輛、92輛雅升牌車輛、98輛歐冰牌車輛,共計2312輛。
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因燃油泵的葉輪不滿足材料特性的要求,可能導致葉輪變形并與燃油泵殼體發生摩擦、阻力增大。極端情況下,可能造成燃油泵停止工作,發動機熄火,增加車輛發生事故或人員受傷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上述生產者將通過基型車廠商的授權經銷商,對召回范圍內車輛免費更換燃油輸送模塊,以消除安全隱患。
特別推薦 ?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